附录1 电子书翻页刷新方式展示
目前采用E-Ink电子墨水显示屏的电子书产品有两种页面刷新方式——全屏刷新和局部刷新。一般在功能界面和含有图片的书籍中,都默认为全屏刷新方式,只有在纯文字的阅读时会出现局部刷新方式。两种刷新方式各有利弊,不能武断地判定谁更好,而且在实际产品应用上经常是两种刷新方式并存,互相取长补短。
通常情况下,局部刷新即为逐行刷新,在阅读翻页时速度稍快,并且页面变化比较平缓,视觉上没有明显的黑屏现象,但在没有文字的空白处会隐约可见淡淡的油墨印,部分机器在多次翻页之后残印会越来越明显,手动进行全屏刷新方可消除。
如在全局刷新模式下,每次翻页后页面都会非常清爽,但翻页过程中电子油墨颗粒进行全面重新排列,屏幕会出现很明显的黑屏现象,同时刷新时间会比局部刷新稍长一些。视频中iriver story即为全屏刷新翻页,可以看见很明显的黑白屏闪现问题。
视频
在视频中我们展示了汉王N618的局部刷新方式、iriver story的全屏刷新方式、SIBRARY G5的局部刷新方式,和文房F630独特的快速刷新方式。而实际上,汉王N618提供了局部刷新和全屏刷新两种方式供用户自由选择,目前为止,越来越多的产品和N618一样,可以自由选择刷新方式,而iriver story作为上市较早的电子书产品,只具有单一的刷新方式。
文房F630的翻页表现非常出色,翻页速度非常快,放慢时的速度几乎和其他产品正常速度差不多,极为自然平滑,并且残印问题极其轻微。F630采用的也是局部刷新方式,但很明显不是普通的逐行局部刷新方式,看上去更接近于单个字逐个刷新。
抛开F630的出色刷新方式,在其他产品中,比较理想的是拥有手动全屏刷新功能,在阅读时使用局部刷新方式,翻页较快,且页面无明显黑白闪屏现象,残印较多时手动全屏刷新一下即可消除。目前除了N618的“OK”键具备手动刷新功能,其他产品都鲜少具有此功能。其实在E-Ink屏幕的电子书产品上,由于翻页后的残印问题几乎是无法避免的,所以手动刷新按键的存在非常必要。
- 第1页:前言
- 第2页:测试产品介绍及价格
- 第3页:评测项目及评分说明
- 第4页:1 硬件参数比对方式及评分说明
- 第5页:1.1 爱国者EB6301:容易上手
- 第6页:1.2 iriver story:做工一流
- 第7页:1.3 文房F630:宽大翻页按键
- 第8页:1.4 汉王N618:支持手写
- 第9页:1.5 纽曼e读6101:元太公模
- 第10页:1.6 SIBRARY(欣博阅)G5:小巧易用
- 第11页:1.7 台电K6:读写数据迅速
- 第12页:1.8 小结评分
- 第13页:2 阅读效果测试之TXT文档
- 第14页:1.1爱国者EB6301:文字边缘稍有虚化
- 第15页:2.2 iriver story:显示效果非常特殊
- 第16页:2.3 文房F630:字体边缘清晰
- 第17页:2.4 汉王N618:笔画边缘清晰锐利
- 第18页:2.5 纽曼e读6101:在可接受的范围
- 第19页:2.6 SIBRARY(欣博阅)G5:虚化程度轻
- 第20页:2.7 台电K6:使用体验优良
- 第21页:2.8 小结评分
- 第22页:3 阅读效果测试之PDF文档
- 第23页:3.1 爱国者EB6301:默认状态无法阅读
- 第24页:3.2 iriver story:需要段落重排
- 第25页:3.3 汉王N618:表现出色
- 第26页:3.4 纽曼e读6101:单项功能出色
- 第27页:3.5 SIBRARY(欣博阅)G5:不是强项
- 第28页:3.6 台电K6:功能单一
- 第29页:3.7 小结评分
- 第30页:4 阅读效果测试之图片文档
- 第31页:4.1 爱国者EB6301:显示效果不尽人意
- 第32页:4.2 iriver story:可读取zip压缩包
- 第33页:4.3 文房F630:支持大分辨率文件
- 第34页:4.4 汉王N618:显示效果细腻
- 第35页:4.5 SIBRARY(欣博阅)G5:存在缺陷
- 第36页:4.6 台电K6:仅支持两种格式
- 第37页:4.7 小结评分
- 第38页:5 附加功能对比
- 第39页:5.1 纽曼E读6101:功能非常单一
- 第40页:5.2 iriver story:做工、手感、UI优秀
- 第41页:5.3 文房F630:支持3G
- 第42页:5.4 汉王N618:支持WiFi
- 第43页:5.5 爱国者EB6301:附加功能只有音乐播放
- 第44页:5.6 SIBRARY(欣博阅)G5:支持FM
- 第45页:5.7 台电K6:支持微软3D音效
- 第46页:小结
- 第47页:综合评述
- 第48页:附录1 电子书翻页刷新方式展示(视频)
- 第49页:附录2 常用电子阅读器比较
- 第50页:附录3 电子书原理及其优缺点